首页 > 正文

体验传统技艺,弘扬非遗文化—德州扒鸡公司参观报道

作者:审核:复核:时间:2019-09-25点击数:

职业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民族传统技艺技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得以生存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其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使其从民间走入高校,使高校承担起传统扒鸡技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社会责任,培养相应的传统手艺人。

2019年9月23日,以德州扒鸡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为载体,通过校企共建合作,按照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方案的要求,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扒鸡技能传承创新社团老师和同学们来到德州扒鸡公司进行参观学习。

德州扒鸡技能传承创新工作坊社团合影

首先,我们来到德州扒鸡文博馆,讲解员为我们讲述了德州扒鸡创始人的故事: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在德州城西门外大街,有一位叫贾建才的烧鸡制作艺人,他经营着一间烧鸡铺。因这条街通往运河码头,小买卖还不错。有一天,贾掌柜有急事外出。他就嘱咐小二压好火。哪知道贾掌柜前脚刚走,小伙计不一会就在锅灶前睡着了,一觉醒来发现煮过了火。正在束手无策时,贾掌柜回来了就试着把鸡捞出来拿到店面上去卖。没想到却是鸡香诱人,竟吸引了很多过路行人纷纷购买。这就是德州扒鸡的历史渊源。

讲解员讲述德州扒鸡创始人的故事

德州扒鸡的历史渊源

通过了解德州扒鸡的发展史,认识到家族小作坊的手艺人因学历水平低、技能知识结构单一、思维模式固化等因素,严重限制了技艺的积累、传承与创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要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必须抓住“手艺人”这个核心,通过创造各种条件,让“手艺人”越来越多,让“传统技艺”得到传承,让“非遗文化”得到弘扬。

社团成员在德州扒鸡文博馆合影

下一站我们来到德州扒鸡公司进行参观,来到公司的制作车间,车间地面整洁,干净卫生,工作人员让我们进行安全消毒。进入车间映入眼帘的是宰前检验,保证德州扒鸡的质量,接着是浸烫脱羽,保证温度精确,酮体洁净。在往下走是掏膛预冷,要求是内膛干净,冷却排酸,最后是上色,烹饪过程。

德州扒鸡公司制作车间

德州扒鸡公司制作车间

社团成员参观德州扒鸡公司

社团成员参观德州扒鸡公司

接下来进行扒鸡造型技能操作环节,公司为同学们请到了德州扒鸡首席造型技师崔学平师傅,为我们非常细致的讲解了扒鸡造型的摆放,在“形”上就要特别注意,两腿盘起,爪入鸡膛,双翅经脖颈由嘴中交差而出,全鸡呈卧体,色泽金黄,黄中透红,远远望去似鸭浮水,口衔羽翎,十分美观。

崔学平师傅为社团成员讲解扒鸡造型的摆放

社团成员与崔学平师傅合影

通过带领社团深入德州扒鸡企业,目瞻德州扒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品,展现老艺人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精甚技艺,提升了学生“四养”能力,即“品德修养、专业素养、文化涵养、实践滋养”,彰显工匠精神,让学生们产生学习和实践的强烈兴趣,体验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汲取营养,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古为今用,将其中的核心元素移植到现代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实现推陈出新,将传统技艺发扬光大,设计和生产出兼具传统和现代美的产品增加艺术和技术积淀。实现了以德州扒鸡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为载体,在德州扒鸡文化传播、传统技艺传承、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撰稿人:张家鹏 审核人:崔建强

学院地址:德州市德城区大学东路689号  服务咨询:0534-2557909 2557178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