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群策群力 共谋发展 ——“工作坊+”教学模式推广的建议

作者:审核:复核:时间:2020-03-21点击数:

一、关于“工作坊+”教学模式

“工作坊”教学模式最早出现在德国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1919年,德国国立包豪斯学院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提出教育理念和教学中注重与现实的实践项目结合的工作坊式的教学方式,影响着现代设计教育。欧洲的设计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和他们工作坊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分不开的。我国最早引入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是普通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借鉴包豪斯设计学院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作坊教学模式,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此后,工作坊教学模式在艺术、动漫和广告等设计专业不断得到普及,已成为专业领域的主要教学模式。

二、“工作坊”可以+什么

岗位教学法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任职需要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模拟实际工作中的岗位场景,组织学生根据所学习和掌握的理论知识,身临其境地开展相对应的岗位活动,通过体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好的适应就业岗位要求。岗位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意义在于创设一种和谐的、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拓宽教学渠道,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构架起理论与就业岗位的桥梁,促进教学相长。职业教育贯彻工学结合的办学主导思想,岗位式教学模式在目前的技师型院校比较普及,模拟就业岗位环境和工作任务开展教学,以师带徒的方式贯通理论和实践、岗位和专业、任务和课程,围绕对应岗位的技能培养,主要方式是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开展。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也把 “双师型”教师定位为职业院校教师的基本上岗要求,但目前国内职教存在着证书型教师的现象明显,使得岗位教学、课岗融通的教学模式难以落地。

疫情让传统的教学和工作模式反思,2003年淘宝、携程等网络电商在非典后井喷式增长,2020年全国按下暂停键的同时,线上课程、会议平台也几何倍数增速。我们的线上教学如果有工作坊的加入,企业任务在线上解决,一定会给师生开辟产、教、研的平台。

三、“工作坊+”模式的探索

“工作坊+”教学模式核心是岗位体验+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基于技师专业相对应的岗位,创设工作虚拟环境,以岗位工作内容为载体的有组织有目的有内容的教学活动的一种方式。以岗位工作内容驱动,因此对学生具有挑战性,也更能培养其创新能力。“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教学为辅,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场所不是正常上课的教学场所,因此,学生学习的时间不固定(每个工作坊时间不统一,但要进行登记,每周进行统计总时间),学生学习方式也较灵活机动。工作坊角色一般由参与者、专业者、促成者组成,参与者是学生,专业者是对应专业的企业人员,促成者是教师。工作坊的教学时间不固定,场所不固定,可以是课堂教学时间,也可以是实训和校外实践时间。场所可以在教室、工作坊、企业。但参与者一定是三者不可缺少,传统的教学不可能完全实现三者共存的教学模式,但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职业,是技能的培养。职业教育一直呼吁学生是主体,而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多少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实施。而且目前职校教师大多是普通院校毕业的,当学生没感受过主体的地位,又如何在教学中转换思想和教学方式?工作坊教学是互动的,促成者和专业者都不是主角,促成者驱动岗位任务,专业者负责组织和引导,主角是参与者,一场工作坊活动时间的50%是参与者的活动和交流,激发参与者去主动的思考和行动,通过岗位工作坊的教学模式学习,不但使参与者获得技能,更激发创新的思维模式。

疫情让传统的教学和工作模式反思,2003年淘宝、携程等网络电商在非典后井喷式增长,2020年全国按下暂停键的同时,线上课程、会议平台也几何倍数增速。学院可以依托研究中心,一手引导企业进入教学,一手引导学生入企。企业任务在线上解决,一定会给师生开辟产、教、研的新平台。

撰稿:甄冰 审核:杨京智

学院地址:德州市德城区大学东路689号  服务咨询:0534-2557909 2557178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